【《治水重要论述》特稿(四)】 江西:用好“两手” 协同发力
阅读量: 来源:厅宣传报道组 时间:2023-11-06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保障水安全,无论是修复生态、扩大生态空间,还是节约用水、治理水污染等,都要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,分清政府该干什么,哪些事情可以依靠市场机制。”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决水问题、提供水服务时,要两手发力,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很好的结合。

近年来,江西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两手发力”的治水思路为引领,“得其门而入,悟其道而出,破其釜而进”,紧密结合江西水利工作实际,寻找破解水资源分配更优、水利投融资路径更宽等难题的方法和答案,破浪前行,引领全省水利改革发展步入快车道,推动治水兴赣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。

以水谋划 构建新格局

源头活水、青山绿水、上善若水,水资源格局决定着发展格局。

党的十八以来,我省围绕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的总要求,以水谋划,规划了一系列实现人水和谐、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江西篇章的目标和方向。

坚持以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统领水利改革发展为主线,锚定目标,以长江干流江西段、鄱阳湖为重点,实施防洪安全工程;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建设,实施赣抚平原等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,开展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供水安全工程;推进生态鄱阳湖流域建设、“五河两岸一湖一江”全流域治理等生态安全工程;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,开展洪患村镇河流综合治理等美丽乡村建设工程。

严把标尺,强化水资源、河湖、水土保持,水利建设四大领域的监管;以四条路径指引,四大能力护航——优化水利工程管理、预警系统建设、智慧水利建设、科技平台建设,提升法治保障能力、综合督查能力、改革创新能力、水文化影响能力。

以水利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谋篇布局,擘画蓝图。2022年,江西省委、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大会,并印发《关于推进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,聚焦防洪减灾能力确保防洪安全、优化水资源配置确保供水安全、维护河湖健康确保生态安全、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确保水事活动高效、提高水利管理水平确保行业可持续、提升改革创新能力确保事业发展沿着正确轨道前进“六大体系”建设,完善细化,持续发力,搭建江西水利高质量发展的“四梁八柱”。

航向清晰,方能行稳致远。截止目前,全省166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任务基本完成,“五年任务三年完成”已成定局,全省108条幸福河湖全部开工建设……江西正以实际行动将规划蓝图变成美好现实。

科学管水  踏上新征程

九江城西,长江江西琵琶亭段碧波荡漾,今年7月份完工的崩岸治理工程固若苍龙锁住惊涛拍岸的江水。

政贵在行,事成于实。江西全面履行水治理中的政府职能,把该管的事管好、管严、管到位。

坚持立法定规“强本”,围绕国家水利重大决策部署,结合江西省情水情,持续完善水法规制度体系,在水资源管理、河湖长制长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的立法。先后颁布了《江西省水资源条例》《江西省农村供水条例》等条例,实施了《江西省节约用水办法》《江西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》等法规的修订。据统计,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省统筹推动涉水法律法规立改废释篡14件,为全省水利改革发展有法可依、有规可循、有标可鉴提供了坚强的法制保障。

坚持齐抓共管“固基”。把水安全风险防控作为守护底线,扎实推进防汛抗旱各项措施,洪涝灾害年均损失率由2016年的0.65%降低到2020年的0.18%,洪旱受灾损失连年下降,实现了大涝、大旱之年无大灾的目标。全省水利工程基础不断牢靠,截止目前,全省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60余万座(处),其中:堤防1.3万余公里,水库1.06万座、水电站3704座,大中型灌区317处,集中供水工程1.45万处。

坚持强管严控“提效”。严格行业管理,提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“六步法”,1.3万余座水利工程实现“工程运行安全、效益充分发挥、环境整洁美观”目标。把水资源承载能力作为刚性约束上限,把节水这个关键环节放在优先位置,统筹全面节水、合理分水、管住用水、科学调水等工作举措,6家单位获得国家级水效领跑者称号,40个县荣获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称号,节水载体创建累计达1.2万家。坚持生态优先,绿色发展,把水环境保护作为控制红线。全面推进河长制湖长制,推进幸福河湖建设,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,重拳治理河湖乱象,依法保护河湖空间。

同时,积极探索,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“一号改革工程”,实行“容缺审批+承诺制”,做好赣服通水利服务事项“掌上办”。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,推动同一事项在不同地区同要素管理、同标准办理。贯彻实施数字经济做优做强“一号发展工程”,打造数字孪生“峡江水利枢纽工程”和“乐安河流域”。

市场发力  凝聚新动能

秋风送爽,吹过绿水青山环绕的希望田野。宜黄县凤冈镇龙和村村民刘瑞民看着穗粒饱满的晚稻,眉眼里全是笑容,“自我县开展水价改革之后,一亩地只要交7块钱水费,就能确保渠水到田,旱涝保收。”

惟改革者进,惟创新者强,惟改革创新者胜。江西着力向改革关键一招要动力,向市场重要变量增活力,让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演绎“二重奏”。

纵深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,以改革为契机,建立了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水价形成机制。截至目前,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成改革面积2994万亩,完成率97.9%,推进速度居全国前列。基本建立起农业用水节约、灌溉工程良性运行的长效机制,涌现出“宜黄模式”“广昌模式”等出彩试点。

积极探索水权改革,开展水权交易。我省连续2年将水权改革列入省委深改委工作要点,印发《推进水权水市场改革工作方案》等文件,建立健全水权交易相关制度。截至2022年全省完成水权交易共计132宗(国家平台13宗,省级平台119宗),累计交易水量5759万立方米,交易金额731万元。

推动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。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,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,积极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,推进水利基础设施PPP模式、吸引大型水利企业参与项目建设等,多渠道资金活水解渴了一批水利项目。全省水利投入由2020年的281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550亿元。水利利用金融信贷、专项债等资金占比由2016年的28%,增长至2022年的59%。2022年,全省水利项目利用金融信贷、专项债等资金308亿元,已大幅超过各级财政投入资金225亿元。2023年度农村水利领域已争取专项债、政策性银行贷款、社会资本等超过60亿元,投融资规模再创新高。

此外,在全省100个县(市、区)开展全流域生态补偿,实现省内流域生态补偿资金全覆盖,推动实施东江、渌水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。深入推进抚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,出台《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技术规范》《“两山”银行运行管理规范》等省级地方标准,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化。

时间向前,未来已来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赋予了水利发展新期待,对治水兴水提出了新要求,惟有奋楫笃行,再赴山河。

(来源:厅宣传报道组

江西省水利科学院微信公众号